房贷政策收紧,二套房认定以家庭为单位。许多人为买房而假离婚。日前,网上一则号称“离婚就省60万”的《买房策略》疯传,在房贷紧缩、二套房六成首付的巨大压力下,“离婚形势大好”。 土生土长的昆明人沈先生在婚前贷款购买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单身公寓,婚后两个人住着倒也舒服,烦恼从他们有了小孩开始,原本舒适的小家顿时拥挤了,于是夫妻俩决定换一套小三房,但是苦恼于二套房贷的高首付一时凑不起来,于是有了假离婚的计划。离婚以后,以妻子的名义买房,沈先生告诉记者,等房子的相关事宜办理好了,就准备复婚。 假离婚 因为“房子”那些事儿 因为房子那些事儿,很多恩爱夫妻走上了“离婚”的道路,之后被演绎成“假离婚”,这个词的出现,源于2011年的新国八条出台,到了最近有越演愈烈之势。先是本月月初,因为房子限购、孩子上学等问题出现了离婚潮,传出南京首次对离婚实施“限号”政策,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南京有18311对夫妻离婚,是去年同期的1.7倍。而在昆明上半年离婚人数高达8283对,比去年同期多了1154对,仅五华区上半年就有1728对夫妻离婚。业内人士分析称,在这些离婚中,存在很大比例的“假离婚”现象,更有离婚者直称是为了“房子”。 “假离婚” 多为享受首套房贷 最初是今年上半年出现大量假离婚潮,市民一边办理离婚手续,一边就开起单身证明。据了解,少部分人是为了规避“国五条”出台后20%的交易税率,通过“假离婚”来省下税款,于是阶段性出现了“离婚”率走高的现象。这只是小部分人群阶段性所为,近两年来,以“假离婚”为幌子,在离婚后购置房屋,能享受手套房房贷政策,像故事中的沈先生就打起了“假离婚”的算盘,说到底还是因为房子,因为高房价,家庭收入支撑不了二套房贷60%的首付款,因为“钱荒”之后,二套房贷款审批难等现实使然。 事实上,在国内,以家庭为单位划定住房套数来决定贷款利率,往往忽视了每个家庭的特殊住房情况和要求,可能造成人均居住面积较低的低收入家庭,购买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却无法申请优惠贷款等问题,尤其在高房价下,这就成为“假离婚”现象出现的根源。当下,各个城市里,假离婚已经成为个人与社会都知道的秘密,买房固然是好事情,但是假离婚就能行得通吗,我们来听听律师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