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格 于 2012-11-10 13:49 编辑
道光六年(1826年),仪征阮元调任云贵总督。
一天,他来到昆明翠湖游览,只见四面小色,十亩荷花,沉鳞竞跃,绕堤烟柳,不禁想起古人“故乡无此好湖山”之句来。又看昆明翠湖中央有一小屿,屿上有一事台,点缀得仙境一般,便向同游幕友问“此亭何名?”答道:是“碧漪亭”。阮元心想到亭里观览一番,可惜虽原有点小堤埂,但被水侵蚀德漫,无法过得去,便沉吟道:“我何不妨效古人白居易,苏东坡所为,把这堤埂好好修理一番,让游人好得畅怀。”同游一致拍手赞同。
消息传出,下属官员、幕友、乡绅也来奉和,很快便积足资金,命工匠把贯穿南北的长堤修得整齐牢固,再把碧漪事也再加粉饰彩画一翻。又见亭西北还有一小洲,便索性再筑一短堤相连,新建一亭于上,亲题曰:“莲笑亭”。阮元是个大理石迷,他在云南收藏了无数大理
石精品,在总督衙门里盖一个“爱石亭”陈列。
“莲笑亭”建成后,便在四壁上惫挂四幅大理石,画面极似水墨山水,为春、夏、秋、冬四景,虽丹青高手也难描出。(后云南重九起义时失去)
于是每逢官休日,阮元总是乘便轿,携带鱼竿,来此“莲笑亭”垂钓。
一天,垂钓正在兴头上,一文案气急败坏的跑来报告:“大人!您……您在昆明大观楼修改的长联,被人拆了下来,摔在海里了。”
“为什么呢?”阮元问。
“他们还有一些话,卑职不敢讲。”
“人家有话就让人家讲,你说罢。”
“他们编了几句歪诗:‘阮烟袋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联,笑煞孙髯翁。”
“哈哈哈哈……”阮元大笑起来。“究竟是谁不通?我只问一句:国家要分裂还是要统一?别的我就不说了。”
原来阮元把孙髯翁大观楼长联改动了很多处。如“东骧神骏”四句,改为“东骧金马,西翁碧鸡,北倚盘龙,南训宝象。”特别是从“伟烈丰功”起,改为“爨长蒙酋,费尽移山气力,便断竭苔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表现他唯护一统的观点。
当时幕友们串啜着追究闹事的人,阮元摇手道:“此事就算了吧!”
阮元与昆明翠湖_昆明风采_昆明论坛_昆明在线http://www.kunming1.com/forum/thread-6545701-1-1.html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