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e小宝 于 2013-7-17 13:35 编辑
随着“美国政府正式认可《英雄联盟》的职业选手是职业运动员,并向在美国参加该游戏比赛的选手发放运动员签证”的消息一经公布,中国玩家便一如被注射吗啡一般,瞬即欢欣鼓舞起来。情绪如此宣泄并不令人意外。众所周知,由于在网络游戏(或称之电玩竞技)方面也确曾遗留过一些不良记录,比如,小孩上瘾、甚至玩家猝死,以致中国社会开始迅速弥漫着一股对所谓“网瘾现象”甚为担忧的舆论环境;事实上,因治疗“网瘾”卓越成效而声誉鹊起的陶宏开教授,甚至一度因为他的“侃侃而谈”而成为各路媒体竞相追逐的“红人”。
需要承认,小孩“网瘾”乃至玩家猝死确实是客观存在,但如果就此而将电竞完全排除在社会生活之外,则显然是“杯弓蛇影”之举。一如“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之哲学名言所指引的,既然电竞可以赢得无数玩家的追随,其自然就享有迷人魅力;事实上,电竞的积极意义并不限定在满足相关群体的生活情趣层面,而且更可以通过参与者的日益繁盛而迅速打造出规模令人目眩的朝阳产业群体,这不是既让玩家快慰又助商家发展的双赢局面吗?!
指责陶宏开更须关注竞逐
坦率而言,一如拳击、赛车等运动都曾造成伤害一样,当相关运动协会通过不断对赛制进行完善,不是均将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吗?正因为“世界上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更因为“美国移民局承认LOL职业选手身份,可以职业体育队员身份办理签证甚至移民”所构成的积极影响,以致职业电竞选手、2011年WCG中FIFA项目的冠军陈炜更是在其微博上大声召唤陶教授“来发表一下看法”;其“正本清源”的挑衅意味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毫无疑问,陈炜有“挑衅”陶宏开的充足理由。不是吗,过去,陶宏开等人将电竞定性“邪道”而挞伐,而如今,既然电竞可以被确定为职业运动员而参与国际大赛的角逐,不是突出显示了陶宏开等人的认知存在问题吗?不过,在笔者看来,有针对性的短暂发泄虽然是可以被容忍和接受的,但如果考虑到即将掀起大幕的《英雄联盟》的电竞角逐现实,陈炜等电竞运动员显然都应该将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未来的角逐上;倘使因为“愤恨”陶宏开而忽略自己的训练,也就是虽然获得了运动员身份但却在角逐中“败下阵来”,其结果不仅会与一百万美元的冠军奖金无缘,而且也会阻碍电竞运动在中国顺畅发展的光明前景。
中国也应主导电竞竞技场 其实,在为中国电竞运动员可以参与《英雄联盟》的电竞角逐而感到宽慰的同时,笔者又萌生了“别样”的思考。人们知道,《英雄联盟》电竞是由美国公司创作,而竞技场也在美国洛杉矶,并且能够成功“诱使”世界各国玩家趋之若鹜;而作为电竞群体日益庞大的中国,难道中国公司不能够创作出象《英雄联盟》那样的优秀作品吗?或者更具体点说,中国有可能在自己的某城市最终开动起可以赢得各国玩家竞相参与角逐的电竞竞技场吗? 由此,不由得令笔者联想起与此情况相类似的世情典故来。人们知道,网球界有四大顶级赛事,并被冠之为“大满贯”;而电影界的柏林、嘎纳及威尼斯等电影节,也同样享有难于超越的地位。虽然在洛杉矶发端的《英雄联盟》是电竞竞逐的开创者,但毕竟还没有形成“铺天盖地”的效应;事实上,除了美国公司在继续提升其影响力以外,日本、德国也在竭力跟进。与网球“大满贯”或三大电影节的影响力不易被超越的情况相反,面对刚刚萌生的电竞竞逐场,应该是每个有实力国家都有可能在未来的角逐中获取深远影响力的舞台。至于中国在这场竞逐中是成为类似网球“大满贯”或三大电影节中的一员,还是只能成为参与者而不能成为主导者,其结局肯定只能由 中国公司决定。这无疑是对中国公司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