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春城晚报报道了昆明许多路口,交通协管员面对路口等红灯时越线停车的市民,不断加长小红旗,最后变成用“通天杆”维持秩序的消息(详见本报8月16日A2/01版)。昨天上午,在昆明的云纺路口、弥勒寺路口,春城晚报记者发现,交通协管员手中的“通天杆”又变成了“绊马索”,一根麻绳一头系在路旁行道树上,一头拿在保通员手里,红灯亮就拉紧拦住非机动车道,两面写有交通文明标语的小红旗就挡在了等候放行的市民面前,绿灯亮了才降下允许骑车市民通过。
市民抢行
“绊马索”无奈登场
“通天杆”为什么要换成“绊马索”?保通员说这也是被迫想出的“土办法”,小红旗、“通天杆”挡在面前,还是有市民从照顾不到的缝隙往前挤,等红灯时就想把电动车、自行车越过停车线,一旦绿灯能可以通行,就能第一个通过路口。上午11点,在云纺路口记者看到,路口因为施工围挡,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被施工围挡隔开,虽然不少骑车市民等红灯时还是想尽量往前挤,可是保通员手中的“绊马索”升起,大家还是被挡在了停车线里。
保通员也告诉记者,因为施工道路变窄,前两天也都尝试了“通天杆”拦住电动车停在线内等红灯,可还是有市民挤着朝前冲,有的说自己要转弯,保通员一抬杆就挤上前去停在线外,还有的谩骂保通员,这也让他们很委屈。“让大家停在线里等红灯,也是为了每个人的安全,都一个劲地朝前挤,转弯的车、横过的车不好走,有个擦碰就要伤人、堵路,可还是有人不理解,骂人就更难听了。”女保通员王丽(化名)说。“通天杆”能硬闯,保通员喊哑了嗓子也有人当耳旁风,“绊马索”这才不得已登场了。
保通员拉起“绊马索”,从路边行道树横跨整个非机动车道,想钻缝隙的电动车也就只能乖乖停在线里等红灯。可这“绊马索”安全吗?会不会把刹不住车的市民“绊倒”呢?记者注意到,系在行道树上的麻绳一端,从树干上缠绕一圈后留出了很长的一段并没有系死,一端留在非机动车道对面一侧保通员的手里,如果有市民临到停车线前刹不住车,只会把麻绳往前带出一段缓冲距离,不会轻易被“绊翻”。保通员说,绳子的高度他们也做了计算,绳子拦在电动车车把靠下位置,不会拦在骑车市民的身上。
记者了解到,“绊马索”并不是第一次在昆明出现了,大约在10年前,为了破解昆明“行路难”、规范骑车市民在停车线前抢道、抢行的陋习,“绊马索”就曾出现在非机动车道停车线前。老昆明张先生向记者介绍,同样都是为了让大家不抢道、不抢行。
保通员提示各位市民,最近昆明很多路段都在对道路进行维修,原来宽阔的道路现在变窄了,车多拥挤,希望每一个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抢道、抢行或是闯红灯,骑车市民如果发现自己越线停车,也请尽快退回到停车线内,让正在通行的车辆顺利快速通过,当你通过路口时,其他市民也在为你等候让路。
张扬 实习生 谢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