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车载人或载货快速穿梭在公路上,令人担忧。
8月11日晚,在临沧市临翔区玉龙湖与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中间的红灯路口,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轿车将一辆燃油助力车撞飞,所幸助力车上的两人都只是受了些皮外伤。虽然看起来只是一起较轻微的交通事故,但却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大家关心的“老问题”——助力车泛滥,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再次凸显,特别是这些所谓的超标助力车既无牌又无驾驶证,如在道路上肇事后责任属谁?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临沧将有望出台助力车规范管理办法,扭转助力车管理混乱带来的安全隐患。
事故处罚
无证驾驶,助力车主也要担责
8月11日当晚的交通事故,由当天出警的094066号交警向双方当事人下了事故结论书:洪某驾驶的轿车因违反了标示、标线,在并道的过程中,与燃油助力车发生碰撞,负主要责任;燃油助力车已到达一定规范标准,属于机动车范畴,但驾驶人并未领取过机动车驾驶证,属无证驾驶机动车行为,应负次要责任。
“我的助力车一年多前购买的,当时根本就没有人告诉过我,这个还需要办理挂牌和驾驶证,助力车什么时候成了机动车了?满街都跑有这种助力车,我看都没有挂牌。”助力车车主陈某向记者抱怨。
交警说法
无证驾驶大功率助力车违法
“这种大功率的助力车在很多厂家和地方都已经不准生产销售了,至于助力车驾驶人应付出的赔偿费,可以找销售商去追讨。”对陈某提出的疑问,办案交警解释说,这起事故中所涉及的助力车具有油、电两用的功能,其功率已经达到了125马力,而根据相关规定,功率达到90马力的助力车就是机动车了。由于需负主要责任一方的机动车,不在保险理赔范围。因此,所有车损、驾驶人及第三方受伤所涉及到的医药费用,以及误工费用等,均应由当事双方根据主次责任三、七开来承担。
办案交警介绍,过去临沧还发生过驾驶助力车撞死行人的事故,由于这些助力车一没挂牌,二未领取机动车驾驶证。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无牌无证已是严重违法行为,从赔偿的责任划分上说,这样无牌无证的助力车肇事,既无挂牌落户,又无购买过保险,一旦肇事通常情况下都要承担全责。
记者调查
大部分助力车生产许可证粗糙
自去年以来,记者曾多次接到市民发来短信或打来电话反映助力车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助力车开得太快了,在城区道路上可以和机动车一比高低,一些助力车还载着满满的东西,在城区公路和人群中四处穿梭,很危险。”
记者注意到,目前在临翔区城区内满街跑的助力车都占用着一个车道,行驶当中的确存在安全隐患,有的一辆车上载着好几人,在公路中间左摇右晃;有的拉着长长短短的建材,机动车辆见了只能躲避慢行。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助力车车主,发现大多数都是外来打工人员。“这种助力车车身重,方便快捷,带人带货都跑得快。本来买个摩托车就更省事,但学个摩托车驾照要上千元,落户还要花不少钱,这种既能拉又能跑的助力车就省了这些麻烦。”一名助力车车主说。
采访中,几名助力车车主出示了跟车辆有关的证照,记者看到,除了一本简易的使用说明书外,一张硬纸壳就是助力车的生产许可证。而这几辆助力车均属于油、电两用助力车,生产许可证上标明:车辆类型属助力车,准载两人。
政府回应
管理处于“真空”,尽快起草法案
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了临翔区区长、区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唐文庆。他介绍,现在城区内到处跑着的助力车,被市民当做自行车一样普遍使用,而有关部门在管理上也将其视为自行车一类的非机动车来进行管理,运政、交管部门都无法进行管理;至于助力车标准不一样导致的管理混乱,在全国各地都一样,也不只是临沧独有。
“一旦助力车在道路上肇事以后,怎么来划定责任,应该由交管部门来管;目前,在助力车的管理上还处于一个‘真空’地带。”唐文庆表示,临翔区政府将积极促成市、区两级人大,尽快起草并通过城区助力车管理法案。
刘自学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