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福利] 网红到底有多赚钱?

[复制链接]

[福利] 网红到底有多赚钱?

91300 发表于 2020-6-27 20:58:04 浏览:  11160 回复:  2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颜滤镜后,网红的真实生活是更加优越,还是各有苦衷?

网红经历了什么才成了现在的自己?

相信你一定有过这些疑问,甚至考虑过自己是不是有可能成为网红。

01
朱一旦:扮演有钱人以后更有钱了



朱一旦真名叫「朱亘」,一说你就明白了「一旦」这个名字的来源。

初次见面,你可能会不自觉地将朱一旦代入到眼前的这个男人身上。但很快,你会发现不同——除了外貌,现实中的朱亘与朱一旦几乎是两个人。

他没有那么低沉的嗓音,不会动不动摆着一张脸,也不爱露自己的劳力士(那块表他已经买了 10 年),以及,从来不会内八字。

当你和他谈起这一点时,朱亘会表现出极大的赞同:「我和他一点都不像,完全不像。」他也不太喜欢这个形象,「怎么会喜欢那种人?」

在朱亘成为朱一旦之前,他是山东淄博本地的一位普通商人,家境殷实,「从小没为钱发过愁」,18 岁就被父母送到新西兰留学,回国后开始创业,从来没给人打过工。

工商信息显示他名下有 11 家公司(4 家已注销),其中一家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3000 万元。那块劳力士不用说,当然也是真的。

不过,请你暂时忘掉那些你在商业杂志上看到的、惊心动魄的互联网创业故事,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三线城市的传统创业故事。

当朱亘从新西兰留学归来时,他肯定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差别。一开始他做贸易,跟人家谈生意失败,不理解,「凭啥?我东西好,价格又不高,为什么不给我做?」

后来他明白了,做贸易,「还不是吃吃喝喝、发发红包」。他很快适应其中,因为「环境就是这样,你不适应,就会被淘汰」。

但时间长了,这让他觉得「没意思」。什么都要「吃吃喝喝」,跟人谈工作是吃吃喝喝,见朋友也是吃吃喝喝。不去?对方还不开心。他觉得苦恼。

他的解决办法之一是不断开拓新的板块。贸易做烦了,就做做化工。早些年他开过沙场,把河里石头打碎,用水洗净,就成了建筑用的沙子。

他还做过广告,甚至投资过一部网大电影,据媒体报道投了 300 万,只回本 2 万。

不过你不必担心,因为大多数时间,朱亘并不能体会到没钱的苦恼。他会缺钱,因为有几年他做投资总是亏掉。

但只要是钱的问题,就总能解决。费钱的项目,家里投点,也就做了。朋友有钱,也讲义气,凑个 100 万,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朱一旦」的开始源自朱亘决定做短视频创业。

2018 年,他拉着自己的初中同学、同样去了国外留学的王星越开了一家名为光曜联晟传媒的公司,招了一批人开始做短视频内容。



这帮人一开始并不清楚怎么做短视频。但朱亘不愿意放弃,他说自己对视频有点情怀,也有可能是之前投资电影亏得太多,他想要证明自己。

他决定放开了手脚让手下人去做,谁愿意做什么就去做。

公司内部成立了好多项目组,有做母婴的,有做搞笑段子的,总之这家公司在此后一年多继续生产着内容。但几乎没有什么起色,甚至一直亏损了一年多。

他的合伙人王星越不认同这种方式,「最后放养式的结果就是大家随意性特别强,谁想拍什么就拍什么,从管理层面上我到现在都不认可这种方式。」

但朱亘坚持己见,「内容你不放养不合适,要是天天画个条条框框定的很死的话,是出不来好内容的」。

不要期望「朱一旦」的诞生会拥有离奇的情节,也不要想着朱亘会在初期其中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除了在剧中扮演朱一旦这一角色之外,整个创作过程都和朱亘没有太大关系。甚至,那个你熟悉的、缓慢又做作的旁白声,也不是来自他。

如果你能明白这部剧的本质,实际上是一个底层视角的自嘲,你应该可以想象,它的创作者绝对不会是朱亘这样从来都不会缺钱的主儿。

那句著名的台词,「有钱人的快乐,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也不会是有钱人朱亘能够说出口的。

这些灵感都来自于朱亘的员工张策,出身农村,有些自卑,大多来源于贫穷。

GQ 杂志的一篇报道中提到,他现在的妻子向他表白时,张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害怕自己没有能力给到女孩好的生活。

不过,朱一旦故事的灵感的确与朱亘有关。

一次出差中,在杭州街头的微雨之中,朱亘戴着劳力士、背着 LV 双肩背包和张策一起骑共享单车,单价数万的奢侈品牌与每小时只需 1 元的共享单车带来的反差,让张策萌发了最初的灵感。

最初,朱亘并没有预想到朱一旦的成功。事实上,当张策把第一集的剧本拿给他看时,他也没觉得有什么稀奇。

但朱亘是一个好老板,他不会干涉员工的创作自由。当张策举着手机要拍他时,他会放下手头的事儿老老实实地配合。他也能容忍故事主角的名字是朱亘的拆分。

之后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

205803cbtbxxf7vxxxiffc.jpg

:IT007:IT007苹果客户端
91300
 楼主|
发表于 2020-6-27 20:59 显示全部楼层
03
娃娃:从摆地摊到月入上亿


蛇脱皮、蝉脱壳,从底层逆袭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被扒层皮的。

2008 年,刚满 18 岁的娃娃和男友小亮带着 10 万元,南下广州开淘宝店。他们举目无亲,落脚前的第一个月住在 5 平米的小旅馆里。

夏天动辄 30 度以上,老板不让开空调,加上常吃路边摊,经常拉肚子,有一次娃娃腹泻严重、想喝面汤,小亮腆着脸问房东要了一碗。

来广州前,娃娃在徐州老家做了两年的生意,哪知道半年下来,高峰时的20 多万元存款亏到只剩 5 万元。娃娃决定用剩下的所有钱进衣服,「赌最后一把,赌赢就留下,输了就回家。」

没想到她赌对了两个爆款,5 万本钱翻成了 50 万,能在广州立足了。这与娃娃的镜头感有关,因为她以前做过淘宝模特,自拍好看,会拍出大众想要的网红感觉。

机会终于垂青娃娃。有一次,娃娃在市场上看到一款纯棉小背心,直觉告诉她可以试试,于是她上架了一批售价 19.9 元的小背心。

小背心一下子火了,几个月卖了四五十万件,赚了 200 万元。她发现,生意好的人卖的都是很大众的衣服,选款也是如此,不能按自己的喜好挑。

慢慢地,娃娃在淘宝出了名,2012 年双 11 营业额冲到 500 万元,2014 年、2015 年更是达到巅峰,每年营业额过亿元,员工过 150 人,被淘宝小二作为黑马案例宣讲。

后来,娃娃过了在淘宝的巅峰期。

2016 年,淘宝深化内容化探索,3 月淘宝直播试运营,刚开始主播里有娃娃的名额,但后来转向扶持薇娅等人,娃娃落选。

哪知道不久后赶上快手电商的兴起,他们邀请娃娃参与内测,并给予一些主播福利。「本来都不想干了,然后快手电商扶持我,又燃起了我的热情。」

渐渐地,快手的流量让娃娃的店铺生意回春。

2017 年的双 11,通过快手导流,娃娃的淘宝店半小时内营业额突破 500 万元;2018 年双 11,淘宝店销售额达 4300 万元,当年营业额达 3 亿元,其中 90% 用户来自快手。
:IT007:IT007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300
 楼主|
发表于 2020-6-27 20:58 显示全部楼层
02
手工梗:「无用」发明家的「有用」发明


中国当下最知名也是最无用的发明家,躲在河北省保定县的乡下,一个以姓氏命名的、毫不起眼的村落。

2017 年,29 岁的农村青年耿帅决定不再随父亲及兄弟外出打工,他要在自家的院子里拍视频挣钱。

这一举措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她实在无法理解儿子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手艺活不做,要拍什么视频。但耿帅下了决心。

那时,他是一名焊工,他要一丝不苟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活计,容不得半点差错。像是一条流水线,他被设定好了程序,枯燥、乏味,没有尽头。

你可以在他早期的微博中一窥他的心路历程。

那是 2013 年或者 2014 年,耿帅在北京,或者石家庄、天津的工地里。无法入眠的夜里,他常常发出对生活的感叹。

比如「现在才了然,自己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解决」,又或者「心里好难过,感觉自己很没用,实际上我也很没用」。

后来,手工耿因为无用、沙雕的发明在网络迅速走红。
:IT007:IT007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