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苍茫人世上寻找那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于是,我们穷尽一生的时光去寻觅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过程难免孤独和寂寞,也难免失望和痛苦,也许还会很漫长,甚至特别漫长,但是,我们本是雌雄同体的,自我复原是一种本能。另一半能修复我们身上和心上所有的缺口,两个孤单的灵魂最终合二为一。
这就是柏拉图关于爱情的一个浪漫并充满了神话色彩的著名假设。倘若这个假设成立,可能会出现这么三种结果:有的人找对了那一半,也有的人找错了那一半,还有的人一直孤单着。
在一个工业化日渐繁荣、城市化急剧变迁的时代里,单身者尤其是女性获得了经济、知识以及各项社会权利的大跃进,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家庭之间的依附关系日渐疏离。这是单身的资格。然而,社会并不彻底的宽容。在以婚姻为本位的社会里,婚姻制度被认为是社会管理中最稳定的一种制度,夫妻之间的双边垄断占有被认为是所有关系中最可靠的关系,因此,婚姻被视为所有人最终应然的归宿。于是,游离于婚姻之外的单身者, 从观念到制度,多少都受到了歧视。
当然,这样的解读很煞风景。因为,大多数“情剩”的心里同时住着理性和感性。在婚姻的选择上他们极尽克制,然而,在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抑制对“那一半”的向往和憧憬。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这是张爱玲被奉为经典的一句名言。孤独守侯的岁月里, 它给予了“剩男剩女”们最温暖的慰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