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
[形态] 成蝇体长5-10mm,呈暗灰、黑、黄褐等色,许多种类带有金属光泽,全身被有鬃毛
1.头部 近半球形。复眼大,通常雄蝇两眼间距离较窄,雌蝇较宽。头顶有3个排成三角形的单眼。颜面中央有1对触角,分3节,第3节最长,其基部外侧有1根触角芒(图16-24a)。大部分蝇类的口器为舐吸式,由基喙、中喙和1对唇瓣组成,基喙上有1对触须(图16-24b)。口器可伸缩折叠,唇瓣腹面有对称排列的假气管,食物由此流入两唇瓣间的口腔。吸血蝇类的口器为刺吸式,能刺入人、畜皮肤吸血。
2.胸部 前胸和后胸退化,中胸特别发达。中胸背板和侧板上的鬃毛、斑纹等特征是分类的根据。前翅1对,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足3对,较短,跗节分5节,末端有爪和爪垫各1对,中间有1爪间突,爪垫发达,密布粘毛(图16-25)。爪垫和足上密布鬃毛,适于携带各种病原体。
3.腹部 由10节组成,一般仅可见前5节,后5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生活史] 蝇为全变态昆虫,除少数蝇类(如麻蝇、舌蝇)直接产幼虫外,蝇类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
1.卵 椭圆形或香蕉状,长约1mm,乳白色。常数十至数百粒堆积成块。在夏季,环境温度较高,卵产出后一天即可孵化。
2.幼虫 俗称蛆。圆柱形,前尖后钝,无足无眼,多呈乳白色。幼虫分3龄,腹部第8节后侧有后气门1对,由气门环、气门裂和钮孔组成(图16-27a,b,c,d),是主要的呼吸孔道。
3.蛹 为围蛹,即其体外被有成熟幼虫表皮硬化而成的蛹壳,圆筒形,棕褐色至黑色。在夏秋季,蛹一般3-6天羽化。
4.成虫 羽化1-2天后进行交配,一般一生仅交配一次,数日后雌虫产卵。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在20-30天左右。成蝇寿命一般1-2个月。
[生态与生活习性]
1.孳生地 蝇幼虫以有机物为食,各种有机物丰富之处,均可成为孳生地。孳生地性质可分为粪便类、垃圾类、植物质类和动物质类四类。
2.食性 成蝇的食性分为3类:不食蝇类其口器退化,不能取食;吸血蝇类以动物与人的血液为食;非吸血蝇类多数种类为杂食性,腐败的动、植物,人和动物的食物、排泄物、分泌物和脓血等均可为食。蝇取食频繁,且边吃、边吐、边排粪,该习性在蝇类机械性传播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栖息与活动 蝇类夜间常停落于天花板、电线或悬空的绳索上,白天在有亮光处活动。蝇善飞翔,一般活动范围在1-2km内,有时可随车船等交通工具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