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组数据说,一个人一生对石油的平均消耗量是8469千克……不敢想象,这样的一个数值去乘以13亿人口,将是一串多么庞大的数字。
环境固然是生活质量的保障,但通过汽车、家居、化妆品、塑料等生活产品的身影,与我们紧紧相连的庞大石油能源产业链,其实就是每个人须臾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对于致力于现代化建设而石油主要靠进口的中国,绕开“命悬一线”的马六甲海峡,通过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来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打开一条陆上生命线,难道还要有什么质疑的说法?
历来缺油少气的云南,屡屡遭遇因缺油而市民排长队加油的困窘,基层群众急需的物资调运受阻的难题。建起一个炼油项目打开发展瓶颈,难道还拿得出什么反对的理由?
不由得想到了二战时候的“驼峰航线”和中缅公路。这条运输生命线,对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无论是中缅油气管道还是云南炼油项目,显然又是一条断不得的“生命线”,这不只是为了国家利益,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