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心灵圣地(中国最几个隐秘地区 )

[复制链接]

心灵圣地(中国最几个隐秘地区 )

月影 发表于 2007-11-26 21:13:24 浏览:  1858 回复:  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雅鲁藏布之源:世界尽头 rnrnrnrnrnrn  寻找一条大河的源头是件富有诱惑的事情,既然来了[url=]西藏[/url],我们决定去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杰马央宗。rnrnrnrn  杰马央宗冰川海拔5590米,深藏在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北麓的雪山腹地面,行政上位于阿里地区和日喀则地区接壤处。这实在是个奇妙的所在,冰川不远处,就是佛教、印度教徒心中的世界中心--神山冈仁波齐以及圣湖玛旁雍错。不知是巧合,还是上天有意安排?

从拉萨前往源头的近1000公里正是[url=]西藏[/url]最难走的阿里之路,每天我们都在粉尘弥漫的车厢内被颠得七荤八素的,不时还要下去推陷在烂泥里的车。窝在货车厢内,[url=]车顶[/url]的[url=]篷布[/url]不时被风刮起,可以看到蔚蓝的天和朵朵白云,竟然有种飞翔的感觉。1000公里的路,整整走了7天,路途艰难可见一斑。rnrnrnrn  杰马央宗冰川在促巴县境内,"仲巴"藏语意为"野牛之地",相传以前是成群野牦牛的栖息地。当我们到达这最后一站时,却发觉没有想象中的大河之源[url=]水草[/url]肥美的景致有的只是如火星一般的荒凉。沙漠已把大片的[url=]草原[/url]吞没,只剩一座座圣洁的雪峰无助地守望它们的家园。

放眼望去,满目荒凉,一片空寂。杰马宗冰海上的冰舌绵延长达数公里,越往下越发灰。冰海上融化的冰水在万古荒原上形成绵绵水网,从冰舌前沿辅向远处的荒原。rnrnrnrn  已是初秋,从冰川上刮来的风刺骨寒冷,河网中浅浅的水流大部分已结成了冰,整个河网泛着一片冰冷[url=]白光[/url],在荒漠上闪烁。从冰川往上,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列列冰峰在深蓝的[url=]天幕[/url]下闪耀着华丽的银光。从高处雪山洁白亮色依次看下来,色调渐灰:冰川铁灰,[url=]地面[/url]土灰,一直看到脚下,俨然一派焦焦的戈壁[url=]景观[/url]。

最初的江水已是乳白色,奶汁一样流成一张网。rnrnrnrn  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没有野牛,只有荒凉,荒凉到让人有种置身月球的感觉,置身杰马央宗之下,大家都被自然的壮丽和雄奇彻底征服。四周一片静谧,只有高原的风在耳边低鸣。没有一棵树,也没有任何[url=]动物[/url]的踪影,包围着你的只有蓝天、白云、雪峰、大河之源。
[url=]白玉[/url]:冷酷仙境占据一面山的白玉寺rnrnrnrn  我第一次看见白玉时疑为仙境,有点不相信那样[url=]美的[/url]地方会是一个县城。这儿的确称得上是个童话般的世界。我躺在县政府[url=]招待所[/url]床上拍对面的白玉寺,回去给朋友看,他们怎么也不相信我竟是坐在床上拍的--白玉寺占据了县城边的一整座山,庙堂和喇嘛们修行的小屋鳞次栉比,壮观景象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怎么看怎么是奇观。rnrnrnrn  白玉位于川藏公路北线和南线之间,70年代末公路才修到县城,距[url=]成都[/url]991公里。
有一天,我爬上了寺庙对面的另一座山俯瞰整个县城,视野里,绕城而过的那条金沙江支?quot;偶曲"竟在这里弯成一个太极图,不由感叹高僧大德选址的精妙和也许难以说清的共通。rnrnrnrn  县城边的[url=]白玉[/url]寺不算白玉县最著名的地方。由县城北行几十公里,有藏传佛教在康巴区的第一座红教寺庙"嘎托寺",始建于1159年。在嘎托寺,我有幸拿过格萨尔大将扎拉则加的大弓,握过大将的宝剑。扎拉则加大将的宝弓传说是用大鹏金翅乌的指甲骨制成,象牙弦座,长1.5米。握着千年后仍弹性良好的古弓,不由人不浮想联翩。再持宝剑,[url=]铸造工艺[/url]令人叹服。饱经风霜仍寒光闪闪,钢人足可以与我从不离身的[url=]瑞士军刀[/url]媲美……
在[url=]白玉[/url],我惊奇地看到了重达4200克的自然金块。白玉人的热情还使我走出金沙江峡谷,钻进了目前尚存的长江上游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白玉的森林能保存得"最完好"主要是因为[url=]交通[/url]制约。白玉的森林蕴藏量原来位居甘孜州第四,这些年,交通方便的其他几个县砍得没多少了,白玉随之跃居第一。rnrnrnrn  我其实没在县城呆多久,忙着去看山宕乡的"父系部落",去看以前闻所未闻的[url=]树葬[/url]等等……。

鄂温克驯鹿人:流浪专家rnrnrnrn  大兴安岭西北麓、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原始森林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部落,他们就是"敖鲁古雅"(地名,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的鄂温克驯鹿人。因这部分人主要靠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整年游荡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所以也称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或鄂温克猎民。rnrnrnrn  "逐草而居"的迁徙是鄂温克猎民游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中最壮丽的篇章,因猎民点周围的食物只够吃10至15天,这就决定了迁徙的频繁(若拖的时间太长,驯鹿觅食越走越远,不但会加重寻找驯鹿的难度,还容易出现丢失
按照古老的风俗,驯鹿还是鄂温克人嫁娶的聘礼,男方求婚时,首先要带来若干头高大美丽的驯鹿;结婚时[url=]新娘[/url]也要带回数目相等的驯鹿,有的甚至还要多一些;举行[url=]婚礼[/url]时,新郎新娘要牵着驯鹿在新搭的[url=]帐篷[/url]周围转几圈,表示人丁兴旺、驯鹿健壮。rnrnrnrn  时间已经进入了21世纪,鄂温克猎民依然如千年以来的先辈们一样,在森林里牵着驯鹿继续流浪。

图瓦人:时间只需要消磨rnrnrnrn  在新疆美丽的哈纳斯湖畔,生活着2000多秘密居民,他们一直在[url=]水草[/url]丰美的哈纳斯地区过着几平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过去和将来,他们就是--一图瓦人。rnrnrnrn  图瓦人属于我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现在图瓦人日最多、最集中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村庄是在哈纳斯湖附近隶属于布尔津县的禾本村。禾木村也是现在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中最远也是唯一不通公路的村,从布尔津县城到禾木村近170公里,沿途要[url=]穿越[/url]高山峡谷、森林[url=]草原[/url]、茫茫戈壁。目前只有大卡车和吉普车才能进出。

来到禾木村,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就是那一栋栋的[url=]小木屋[/url]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高山、森林、草地、蓝天白云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url=]标志[/url],它们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显得特别原始古朴,并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url=]雨棚[/url],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url=]原木[/url]堆成,既保暖又[url=]防潮[/url]。在当地建一栋普通房子只需一两万元,几个人用一个月就可以建好。rnrnrnrn  图瓦人几乎仍处干游牧时期的原始状态,没有任何与现代有关的物品在他们村子里出现,这里至今还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几乎从未发生过任何刑事案件。





墨脱:为征服的快感而存在rnrnrnrn  进入墨脱必经的多雄拉山口,终年积雪,翻过山后是一派热带景象的墨脱rnrnrnrn  如果条件许可,墨脱,实在是每个好游者都该去的地方,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rnrnrnrn  墨脱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圣的"莲花宝地"。首选路线是从派多翻多雄拉雪山,经汗密、拉格、背崩,三四天就可以走到墨脱。几天中,你从海拔4000多米到几百米,体验寒带到热带的种种,于此,多有描述,不赘言。这条路,目前为去墨脱的主要通道,路面尚可,体力好就行。我是11月去的,没见多少传得玄乎的蚂蟥,没觉得有多难。


黑洞:永远未知的旅程rnrnrnrn  有没有做过这样一个梦: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片漆黑里,突然附下深渊,永远没有尽头……rnrnrnrn  要在现实做这样的梦,建议你去探洞吧,那些黝黑不见尽头洞穴,绝对可以100%刺激你自认为强健的神经。有人估计,中国地下有数十万个大小洞穴,绝大多数属于未经探察的"处女地"。在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洞穴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最为集中分布的区域。喀斯特,英文KARST的音译,词语源自斯洛文尼亚的地名。"喀斯特"指的是天然水与碳酸盐岩作用后产生的独特的地貌[url=]景观[/url]与洞穴。

薄薄晨曦中已有三三两两的傈僳妇女结伴来到池中休浴,洗去一年的辛劳,洗来一年的好运。就那么自自然然地脱衣下水,尽情地享受着这大自然的施与,丝毫不因我们在一旁而介意,也不反对我们将镜头朝向她们。据说以前的风俗是男女老幼同他共浴,自然古朴,没有任何私心杂念。



六库:洗澡大会 .[url=]云南省[/url]怒江自治州有个六库县,当地有个大名鼎鼎的"跃进桥[url=]温泉[/url]",因每年春节举行的"澡堂会"而出名,我们赴的就是这个洗澡大会。 到达六库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我们租了两辆机动三轮车沿怒江而上,不多时便到了"澡堂会"的会场--跃进桥。公路上便可看到江边一块大坝子[url=]彩旗[/url]飘飘,人声鼎沸。经过一番查找,我们寻到了一块绝佳的扎营地--怒江边一块柔软的沙地。不远处就是一棵巨大的攀枝花树,从树根下泪泪而出一江温泉,滑而不腻、热气腾腾、清澄无比。
月影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1:15 显示全部楼层
:98: 看来水区人民不好这口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