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国产情人节,10点的时候我才送货完毕,走出客户家的时候,门口就是金马碧鸡广场,约会的年轻人在广场上簇拥,穿过人潮,避开车流,我想起网上的一个段子。
段子里说,一个女的买了某品牌的手机后出了故障,去该品牌的专卖店售后发生了争执,在大庭广众之下哭了出来,然后说她根本不是想哭,她都三十几岁了,还因为一个手机在公共场合跟人吵架,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这个段子真假难辨,但是被网友改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梗,大多跟改编者自己的处境际遇相关,我想如果我来改的话,应该是,我在七夕情人节晚上十点钟,送货出来站在金马碧鸡广场的门口,看着人来人往,然后哭出来,别人来问,我就说我根本不想哭,我只是觉得自己30多岁了还在大半夜给人送货,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当然,以上洋洋洒洒,都是我走过广场时脑补的场面,自我调侃的罢了,我三十多岁了,不可能因为送个货就哭,何况我想,即便真的有一个中年猥琐男在金碧坊下面哭成一包糟,恐怕也没有任何人会去过问的。
这种人我们按照现在的流行说法,一般叫“戏精”,我觉得自己不是。
今年听到最多的说法就是,现在大环境不好,钱越来越难赚了。仿佛只要这样说,钱难赚的这个情况就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但是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去深究钱为什么越来越难赚了。
当然,巨婴的说法永远不奇怪:怪政府呗。
这个世界上任何的不好的事物,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替罪羊,那最简单也最容易的肯定就是“政府”了吧。但是我想的不是这样。
为什么钱越来越难赚了?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前提,就是正常情况下,钱一定是难赚的,过去几十年钱相对好赚,其实不是常态。如果不能接受这一前提,恐怕说什么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正常情况下,钱都难赚,但是过去的三四十年,是中国200年以来最好赚钱的几十年,好赚到很多人甚至觉得这是常态,所以一旦遇到不好赚的时候,马上就叫苦不迭,哀声连天。但是在我看来,恐怕得调整好心态,打心眼里正视:钱不好赚。
有些之前赚到钱的人,他们也很难接受一个现实:他以前赚钱,是运气好外加赶上好时候了。承认这样,自己的作用岂不就被消解大部分了吗?
那些现在在赚钱的人,我们也只能见到贼吃肉,没有见到贼挨打,我觉得背后的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第二个就是,世界在进步,不只是你在进步,别人也在进步,或者是,你进步一点,别人进步很多。
去年我写过一个专车司机,他以前跑了20年出租车,这几年开始跑专车,他跑出租车的时候,世界上的高科技跟他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是移动互联网来临之后,他就不跑出租车了,跑网约车,用手机 移动互联网赚钱。
这样的人以前是社会的主流,现在都因为技术的普及和使用门槛的降低,加入到了新科技新技术的拥抱者群体里来了,而我们,10年前用互联网做生意,10年后呢?还能有那么高效的利用方式吗?以前的经验成为路径依赖的困扰了吗?十有八九都是的。
再举一个例子,无数人羡慕的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大唐,文化经济最灿烂的时代吧,唐诗足够璀璨夺目吧?一个数据,那个时代识字的人不足百分之五,另外的95%全是文盲。
时代在进步,三四十年前,中国也还有一大半的人是文盲,现在呢?不足5%了,其他人都识字了,识字之后会学习,会学习就会迭代进步。这么多聪明人要赚钱,能不难赚吗。
现在就做好心理准备吧,钱会越来越难赚,我不太认可大家说的什么贸易战或者政治改革拖累经济发展等这些原因,你能给我列出证据,我也能列出反证。
很多年前一个圈内的大哥,在一次饭局上分享的时候,他说,总结成功的时候,我们总会习惯认为这是主观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能力使然。总结失败的时候,我们总容易说这是客观原因,就是环境的原因导致的。实际上,我们应该反过来才对。
这么多年过去,每次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总是觉得,想的这么透彻,活该人家是成功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