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金刚 “微信读书” “微信听书” “墨水屏电纸书”
除了 bug 修复之类的日常更新——就是说并不知道更新了啥——新增加了两个显著的板块:已订阅公众号和朋友在看。喜欢电子墨水屏的朋友有福了,我们可以在微信读书阅读器里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了。
目前微信上的公众号文章被收在了订阅号消息里,排序方式并非更新的时间顺序,而是某种智能(目前看是个黑匣子)排序算法,以前发了公众号文章,大概 10 分钟就能估算出最终的阅读量,现在这一能力也消失了。微信读书阅读器的版本,用什么方式排序的,我也没搞清楚,大概率是最近更新的吧,文章里有昨天推送的,也有今天的,并且是每日更新。读了一会,并没有看到更新的文章被推送过来。
阅读体验相当不错,支持整屏翻页,相比电子书,翻页时有个刷新的困扰。可以收藏正在阅读的文章,也可以把该文章的公众号加入书架(已有功能)。点击工具栏的「目录」按钮,可以顺序阅读某个公众号的所有文章,阅读文章时支持调节字体。
朋友在看的文章应该是你的微信好友点了在看之后推送过来的,阅读和交互逻辑差不多。
微信图书阅读器的屏幕颜色调教的很舒服,300 ppi 让人阅读时和读纸书的体验非常接近。
有人说手机不一样看嘛,用阅读器干啥呢?因为手机更容易进入一种刷屏的心流状态,而不是阅读状态,人们以不同的姿势拿着手机低头看信息在屏幕流淌,为了加速这种流淌还会用手指不停的在屏幕上滑动,然后分享着:赞,666, 1,这都是非常浅层的浏览,而不是阅读。
读书进入心流状态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读纸书感受最好,但纸书已经充斥了办公室和书房,想阅读更多,更便捷,电子墨水屏的阅读器就是更好的选择。
最近用微信阅读器读了挺多书的,文字依然是我最喜欢的媒介。虽然说视频越来越多地攫取了人们的时间,表达也更立体和多元,但文字的意义就是,把我们从其中解救出来,让人们从没什么话好说,变成用文字体验和感知这个世界,想起很多东西,在脑海中重现某些场景。
文字的想象空间,依旧是最大的。
阅读的乐趣,不读书恐怕很难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