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不在于大学生,存在即为合理。大学生门难道不想当Office?难道不想自己的专业能派上用场?难道不希望自己能在一个更舒适的环境里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问题有二:
一、工作难找
二、即便找到工作,收入能有卖烤羊肉的高?
我当年是调查过的,楼下一个卖烤羊肉的伙子,每天从8点摆滩到凌晨2点,工作6小时,一天平均收入200块左右(纯利润),相当于月薪6000。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几个能拿这么多,有些专业的学生也许拼到退休也拿不到这么多。更何况现在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不光是工作问题,还有住房,婚姻等等。买个房子动不动就是30 万,靠工资?等还完贷款么,不知道是公历3几几几年的事了,结婚也一样,女的还好,可以靠长相啊什么的,男的长再帅,没钱一样白达,除非吃软饭。再说个例子,有次在石林做工程,手下施工队的一个工人让我们送下他回家,在他家见到他姐姐卖水果回来,就拉了几句家常,期间问过人家生意好不这类的话,她的回答让我自卑到极点,她说:还可以,今天卖了5000多块,利润近2000。当时时奉年关,也许生意比平时好,但不需要多,只要每年有那么5、6天能卖那么好,她的收入已经快要超过我们了。
再说现在吧,遇到金融风暴,各企业的老板们正在偷笑呢,借机说要应对风暴,要大家齐心协力和企业共度难关,如果你的老板跟你说了这样的话,那恭喜你,下个月你可以惊奇的发现你的工资卡里的数字比上个月小了好多。我们现在都不问“你生活的还好吧”,见面都问“你还生存得下去吗”。也许很多人都没深入接触过摆地摊的、搽皮鞋的、甚至拾荒者,其实他们的收入未必比所谓的大学生少。难说人家在心里偷笑的时候,你还在为女朋友的生日礼物发愁。
总之,大学生会有今天,是社会的问题,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几次扩招,搞得满街都是大学生,就为了“大学生全球数量最多的国家”。我感觉是这样,其他的好象没多大变化。
|